close
早先見「萌」和「童顏巨乳」等文化現象,上網看了些東西,拼拼湊湊些想法,跟大家分享一下:
首先,「萌」的基本內涵是:觀賞者對於動漫畫中的審美、愛情與行為價值,完全接受、模仿與喜愛的泛用詞。當然,與原先字義「草木初生之芽」脫節。可是,說脫節也並非完全無關,因為大眼睛、小鼻子、小嘴的面相之所以討人喜愛,與「嬰兒臉」的特徵相似,在某種程度上可引發心理憐憫、控制、可愛等感受。
再來,「萌文化」與「御宅族」在日本的發展有關。而「御宅族」與「宅男腐女」和「尼特族」在詞意的衍生方面,有很大程度上被混淆、糾纏不......清。「御宅族」本意為某個次文化領域的專家。但後來又衍生出「宅男、腐女」,強調其社會活動參與不足的面向。隨著經濟環境改變,成年後依靠父母維持經濟開銷的「尼特族」又與「宅男」、「御宅族」掛鉤、同化,形成負面觀感較為強烈的名詞。
接著,「萌」又在媒體強調與凸顯其中某些「性元素」下,進一步被操作。比如台灣多媒體創作者王蔘的「萌太奇」媒體創作展中將「萌文化」中「性元素」提煉出 來,以偏概全地對「萌」作定義。且進一步將「性元素」具體化,用相關產業的「性息」為例,著重女性性癥部位的凸顯,主觀地表達對於「萌文化」本身的質疑與 評價。
最後是「童顏巨乳」,簡單地說就是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「合成具現」(台大外文系教授張小虹)。其背後表現出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在審美觀方面的重合與扭 曲。男性對於女性臉蛋與性癥方面的注意,是虛擬與現實焦點重......合的部份。而虛擬世界過分地強調不合人體相貌、身材比例的部份,竟然反過來扭曲現實世界的審美 標準。變化過程,在很大程度上是「萌文化」與媒體宣傳和整形風氣的瀰漫等,三者融合的結果。(不過,背後還有美國、日本、香港與台灣在女性審美觀的交互作 用,因素比較複雜,不贅述。)
參考:
★ 維基「萌」
★ 美體返祖
★ 童顏巨乳的法西斯
全站熱搜